9月22日,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玉田中学,网易公益“一块屏” 教育扶贫试点基地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在这个小小的乡村中学里,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跟随着老师的指导,第一次通过有道优课的屏幕,用智能答题器体验起了互动课堂。在另一个教室,孩子们好奇地围住有道智能学习终端,体验怎样神奇地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习题册》。
2018年底,网易CEO丁磊看到一篇描写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刷屏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有感而发,决定拿出一亿元,支持更多学校落地这种网课模式,要“让知识无阶层流动,让中国处处都是学区房”。网易公益“一块屏”的教育扶贫之路从这里出发,转眼已经走到了第三年。据报道,今年网易公益“一块屏”升级了捐赠模式,首次集结了网易集团下网易有道、网易传媒、网易云音乐等各业务线的教育力量,向邵阳县的十所小学和初中捐赠了包括有道优课、有道精品课、有道智能学习终端、有道云教室等软硬件及数字教学平台在内的一系列教育产品,公益项目将惠及12000余名学生。
(网易CEO丁磊朋友圈有感而发)
这可能本不是个容易带来媒体流量的新闻——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相比于能够带来收入的主营业务,公益的地位注定边缘,是企业最后才会去考虑的事。然而,一家公司对公益的态度,往往又是其性格和实力的体现,能够显现出其形象的不同侧面,并且随着公司社会影响力的增长,企业做公益的意义和价值也愈发凸显。
实际上,近年来网易对公益事业的长期关注,也构成了这家老牌互联网科技公司叙事的另一条线。
丁磊的“公益观”:用技术和创新切实解决问题,比单纯资金支持更重要
23岁的网易正在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6月28日,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20周年之际升级企业文化,明确了“网聚人的力量,以科技创新缔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愿景,“为热爱全心投入”、“和用户在一起”、“从0到1是创新,从1到1.1也是”成为网易的三大企业价值观。丁磊表示:“我们相信,通过创新,为用户提供好的内容、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帮他们解决问题与需求,可以让每个人更好地发挥出力量,最终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企业文化蕴含了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对如何为世界创造价值的独特理解,也是解开网易“醉心”公益之谜的钥匙。从这次企业文化升级中可以看到,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网易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以热爱为动力,通过大大小小的创新,推动科技普惠。而公益作为实现科技普惠的重要方式,已经被写入了网易的未来——今年5月,丁磊在上市20周年首封股东信中,提出了网易未来发展的四大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推动资源更普惠,给予微观个体更大能量、更多支持,“网易受互联网精神的感召而创立,未来依然会坚定不移地,与开放、公平、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同行。我们不是一家只想着赚钱的公司。”
(网易CEO丁磊)
对于如何做公益,丁磊的思考由来已久。
捐钱、捐物等是一般人的理解,然而这些方式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们往往是一次性的,可能并不具备长远价值,无法从根本上带来改变。真正的公益应该是一项长久的事业,需要企业的持久投入以及做更加建设性的思考。
早在2009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有媒体问起丁磊做慈善公益的理念,丁磊称自己的理念还“不太成熟”,他说:“你不单单要拿钱出来,还要拿出你的知识、拿出你的时间、拿出你的精力来做这件事情……做慈善要从企业做起,从自己的产品做起。我觉得企业最大的慈善就是把你自己的产品做好。”
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一种非常超前的理解。在随后十年,基于网易本身的科技创新基因,网易公益事业确如丁磊所言,建立在自身业务发展及产品创新的基础之上。
比如“养猪”。正如网易旗下很多业务都源于丁磊的兴趣及价值导向那样,养猪的想法最初来自他对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关注,尽管有人对其商业回报曾提出质疑——养殖业不是高利润行当,投入产出比远不如互联网。但经过几年发展,网易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农业,逐渐探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本来就是一件公益价值大于商业回报的事,丁磊自己也曾明确表示,养猪是公益项目,是“我们对中国农业问题的探索”,并不会影响公司核心业务。
在2012年的一次演讲中,丁磊对公益的理念更加清晰。他说:“如何能把公益做得更好?需要一种智慧和创新……我们在公益方面的一种创新,不是简单把钱捐给某个组织,或者人家有难的时候才去做一件事情,而是平时,尽量利用自己有可能利用的力量,有整合资源的能力。”
可以这样总结网易的公益理念:其选择做什么公益、怎样做,很多时候都和自身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密切相关——在网易,做好产品、技术、服务即是“公益”,商业和公益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辅助的,它们共同承载着“以科技创新缔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公益做得够好,可以通过商业手段来提高影响力。商业做得够好,本身就是最好的公益,”丁磊在近期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对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言,用自己的技术和创新,切实解决普通人生活的困扰、问题,比如今天的疫情、教育、环保、农业安全等,会是一件比单纯资金支持更重要的事。”
网易的公益理念,在教育领域体现的尤其明显。
依托多年的科技和教育积淀,做教育公益是网易自然的选择
教育是国之大计。尽管很多学校都展开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但具体到某一区域,优质师资和信息化设备却往往集中在重点学校,更多乡镇学校缺少充足优秀师资,设备也非常落后乃至被荒废。还有一些学校配置有信息化教育产品,但对用这些智能设备辅助教学的认知有限,导致已有的硬件有效使用率低,许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这种现状下,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难以充分享受到互联网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红利,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
丁磊说:“做网易公益教育的初心,是希望利用互联网科技,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中国的任何一个能够上网的地方,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平等获取。”如何用科技解决这些教育问题,丁磊有他的思考。
作为政协委员,丁磊已经连续三年在两会中提交教育相关提案——2018年,他呼吁政府加大教育信息化改革;2019年,他建议利用“AI+教育”等互联网技术推动智能教育方式创新;今年,针对疫情,他呼吁加强线上线下教育融合,让在线教育长期性、常态化、正规化教学——这些提案背后,都包含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丁磊个人读书时的学习经历也促使他思考教育平等的意义。他曾在采访中表示:“一个人可以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他说,好的老师曾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这样的幸运,他在沿海地区城市尚且如此,更何况偏远地区的孩子。
网易公开课的诞生,就是丁磊在用科技手段践行教育公益上的一次突破。2010年10月,曾有同事来找他申请一个翻译优质公开课的项目预算。丁磊在后来的演讲中说也难掩激动,“世界上有这么好的项目?”他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公益项目来做,我们能够利用中国尽量可能利用的资源,翻译出最好的课程,放在网上给大家去分享。”
(丁磊接受采访时谈及网易公开课)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丁磊的个人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共同构成了网易选择教育公益的背景,同时,网易在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多年积淀,则为其用科技推动教育公平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丁磊说:“网易有强大的技术,有道在神经网络翻译、自然语言识别等AI技术方面领先全球;我们也有强大的内容能力,在游戏、新闻等内容领域的成功实践,都为教育积淀了非常多好经验。”条件具备,网易投入教育公益顺理成章。
这些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丁磊在2018年读到那篇刷屏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时,几乎没有犹豫便做出了拿出1亿元支持教育公益的决定——这不是个一时兴起的想法,而是多年积淀的自然结果,于是才有了接下来三年网易公益“一块屏”的故事。
“硬件+软件+平台”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2018年起,网易公益运用网易和社会优质资源,发起了网易公益“一块屏”项目,在攀枝花市盐边中学等学校开始网课班试点,与优质高中同步学习。在此基础上,2019年9月,网易公益“一块屏”首次大范围落地,进入了全国十余个县、超三百所学校,上万名学子因此受惠。
丁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一块屏”以及网易公益持续在教育领域的努力,“网易希望将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聚集在一起,把顶级学区房开到线上。过去,中国家长可能要花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买学区房,才能享受同等师资。现在,通过网易,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们,打开手机和电脑就可以享受同等教育资源”。
网课班对学生的成绩提升的效果通过数据明显体现了出来。以永兴中学初中网班和盐边县中学校初中网班为例,从不同班级的对比看,网易帮助的网课班学生总平均分比普通班高出了120-140分;从网班学生前后的成绩对比看,经过网课班的学习,网课班学生期末考试的单科成绩比期中考试提高了15-20分。而在全部161个网课班中,盐边中学试点班的名次从一开始的124名,上升到81名,本科进线率大幅提升。
但是仅仅是学生成绩的提升,在网易公益看来还不够。丁磊认为,技术有能力让教育更公平,但是在教育行业,目前技术发挥的作用还太小,可能连10%都不到,网易教育公益的模式还可以进化。“网易希望再升级到3.0模式,拿出自己的技术、知识、时间,将我们的软件、硬件、平台能力统一起来,真正深度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他说。
根据互联网企业参与教育公益的程度和方式区分,最基础的是单纯提供资金支持,搭建交流平台,这可以称为“1.0模式”。随着硬软件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向“2.0模式”深化,将优质在线教育内容输入边远贫困地区,以缩小区域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差距。而当AI+教育逐渐成熟,互联网企业更进一步,以软硬件结合、提高教育智能化水平为特点的互联网教育公益“3.0模式”诞生。
互联网教育公益“3.0模式”正是网易公益“一块屏”努力的方向。今年网易公益集合了网易集团旗下各业务线的教育产品力量,搭建起了“软件+硬件+平台”结合的捐赠内容,除了有丰富的、互动性强的数字教育资源,还有集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的智能教育硬件设备和平台产品,以提高捐赠中小学的教育整体智能化水平。
(邵阳县玉田中学,学生正在体验网易有道智能学习终端)
其中,有道智能学习终端和有道学业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全面深入日常教学体系,以AI+教育高度融合的智能教育解决方案,覆盖学习覆盖学习教、学、测、练、评的全链路,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教学闭环,并能够提供精准高效教学、个性化的学情分析及科学的伴学指导。同步课堂智能硬件则有显示器、麦克风、摄像头、图像采集卡等,用于远程同步课堂教学,将优质师资分享给更多学生。
为助力解决师资分布不均衡,网易公益“一块屏”项目在软件捐赠上做了精心设计。有互动录播课“有道优课”(配套答题器)、给学生个人作为课后提升使用的“有道精品课”、以书法录播课程和名著解析音频为主的网易公开课、还有古诗词歌曲音频为主的网易云音乐。此外,将搭建有道云教室,通过云课堂智能纸笔套装实现作业同步批改,开通有道云会议平台满足远程直播教学需求。
(邵阳县玉田中学,教师正在用有道优课上课)
据了解,网易公益“一块屏”将通过在邵阳县的试点,来探索硬件+软件+平台的“3.0模式”在学校中的可落地性,并将长期跟踪使用效果。本地试点成功后,网易公益将有步骤地向全国复制该捐赠模式,提升“一块屏”的覆盖的范围,将更多优质资源提供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目前,重庆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湖北省等地区,都已经加入了计划,共同探索未来的教育公益。
网易公益“一块屏”:教育公益项目的IP化打法
网易公益教育项目在运营了两年之后,今年正式形成了网易公益“一块屏”这个鲜明的IP。这意味着网易公益希望将教育公益项目长久、系统、有计划地推进下去。
网易传媒副总裁李淼告诉品玩,公益项目IP化,说明企业对公益项目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计划,IP化有助于让公益项目以更可持续的方式运营。对于公众来说,IP化也能够让公益项目更好地被公众识别、认知和参与,进而扩大社会影响力。
作为网易的平台级业务和今年网易公益“一块屏”项目的主要策划及执行方,网易传媒在IP打造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网易传媒强大的传播网络,给公益IP扩大影响力提供了土壤。据了解,网易传媒旗下的网易新闻和网易文创坚持深耕优质内容品类和垂直领域,依托强大的原创能力,逐步形成了覆盖主要优质内容品类的多元化IP矩阵,将内容和商业影响力延伸至最广泛、最有消费潜力的用户群体。网易新闻各频道也与网易文创深度融合,打造了“超级工厂”“界外”等一系列兼具专业和传播价值的破圈内容IP。
李淼告诉品玩,培育公益IP,不仅要做落地公益活动,也需要打造优质公益内容,正所谓“好内容就是好广告”,借助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可以承载和拓展公益IP的内涵,扩大公益IP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和普通的内容IP不同,公益IP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内容产品,还应该被赋予一些更大的意义,体现企业的公益理念、社会责任和担当,这意味着在与社会多方机构的合作上,玩法也会和普通内容IP有所不同。
看来,在教育公益领域,从零星的帮助,到开始作为长期公益项目,再到网易公益“一块屏”IP的成型,网易公益的打法正在逐渐成熟。
(邵阳县玉田中学,学生在网易多媒体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
“网易做教育10多年,很多时候是孤独的。想改变教育,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丁磊说,“我们相信,如果继续坚持,让中国到处都是学区房,将不会是梦想。继续坚持,教育改变人的命运,会是网易教育价值的一个最好注脚。”
对于教育公益的未来,丁磊还有更多计划。他表示:“网易公益只是一颗火种,要想燎原,始终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未来,我们希望把分散在全国的爱心、能力、资本集中起来,形成一套地域普适性更强、操作门槛更低、内容更有趣味、创新的教育公益模式。同时,网易也会积极探索STEAM教育、直播、智能教育系统等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中国智能教育找到一条全链路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AI+教育会真正意义上颠覆中国教育。”
网易公益“一块屏”的故事还在继续。一切努力的意义,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知识无阶层流动,中国处处都是学区房”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