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电视电话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等现有渠道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进行支持。明年计划新遴选100个左右试点示范项目,到2020年共遴选300项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150个左右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已经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突出趋势。”辛国斌表示,要聚焦智能制造这一主攻方向,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加速推动经济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试点示范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三成以上

据介绍,2015年以来,工信部共遴选确定了20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其中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28个,试点示范的行业和区域逐步扩大,目前已覆盖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2个行业。初步统计,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最高提高两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左右,最高降低60%;有19家试点示范企业实现了对105家相关企业的复制推广。

辛国斌表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有利于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质量效益,还能有效带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同时有助于我国传统产业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动态匹配,增加产出、减少消耗、提高品质,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抵消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

“很多企业现在都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因为智能制造确实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巩月琼介绍说,自2015年以来,福田汽车就开始搭建工业互联网体系,实现了商用车生产过程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主动精准化服务。目前,在实施了工业互联网的业务领域,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8%、制造成本降低约12%、能源利用率节约10%。

“智能制造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这一共识已经在全社会基本形成。发展智能制造,无疑会对破解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挥历史性、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辛国斌说。

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条件基本成熟

辛国斌表示,目前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已基本形成,形成了央地协同、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各方面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供给能力持续增强,集成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据了解,我国已成功突破和应用316台关键技术装备,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以及215套十大重点领域急需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夯实。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共支持开展188项智能制造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其中41项目前已获得国家标准立项。

各地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介绍,近两年江苏省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持续发力。智能制造目标规划、人物体系、工作体系等逐步建立。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端峰会——12月6日即将开幕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即在江苏南京举行。

制定一批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

辛国斌表示,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增强发展质量优势的关键所在,牢牢把握这一主攻方向,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迅速壮大。据市场咨询机构众诚智库总裁杨帆介绍,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4万亿元,从2011年开始,过去5年年均增长率都超过20%,远远高于我国GDP增速。智能制造产业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产值达到3万亿元。

辛国斌透露,计划明年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并将抓紧制定一批行业智能转型急需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完善健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要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并以市场应用带动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核心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发展智能制造的‘中国方案’。”辛国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