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财经联合腾讯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八成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会渗透到各行各业;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

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生活中,并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切实关联。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近日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从AlphaGo战胜李世石开始,大家才意识到人工智能是如此厉害。目前,腾讯后台很多技术,比如广告的精准匹配、个性化内容推荐等,都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在马化腾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距离通用还很远,但现在完全可以在很多垂直领域落地。事实上,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医疗等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

今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让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业内有观点认为,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当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往往都是跟随者,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有机会在某些领域成为领跑者。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美国相比几乎是“零时差”。不仅如此,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中国更是占据一定优势。

中国的数据优势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见证了人工智能这些年的发展,并直言对人工智能的喜爱由来已久。据李彦宏介绍,其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期,对人工智能这门功课就非常喜欢。不过当时并没有实际应用案例,工业界也不看好这门技术,他还因此感到非常失望。

直到近两年,李彦宏开始频繁地呼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其创办的百度也宣布要all in AI。这是因为,李彦宏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临界点: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互联网数据越来越丰富,人工智能经过不断演进,可以变成一项实用的技术。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表示,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形成阶段性的突破,有三个因素:数据、运算能力和算法。

由此可以看出,数据和计算力是决定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苏中告诉记者,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发展实际上来自于数据。像深度学习,是通过海量的数据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结果。在数据量上,中国由于人口最多且多样化,同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融入人们生活,因此数据会成为中国在AI产业中领先的地方。

“中国拥有最多的用户群体,同时政府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上的决心和能调集的资源在全世界是罕见的,我相信未来人工智能的全球竞争主要在中美之间,由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特点,中国会率先胜出。”刘庆峰说道。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中国企业数量达到592家,占23.3%,仅次于美国。

原创型人才稀缺

尽管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令人欣喜,但是,其背后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刘永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时指出,相比美国,虽然中国在应用场景方面优势明显,计算能力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甚至有望反超,但是,在人才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

李彦宏也指出,就中美两国来比,美国的人才优势让其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占据优势,所以绝大多数算法的创新都来自美国。不仅如此,美国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也普遍高于中国互联网公司。

对此,清华大学教授鲁白持同样的观点。其认为,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理论、原创性研究还比较落后,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做应用,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大的突破可能还是来自西方,而技术应用的发展来自中国。

人工智能人才稀缺的问题,也让科大讯飞遇到了困扰。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去年有些预算没有用完,就是因为没有招到足够的优秀人才。其介绍,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的工资状况上,中国企业开的工资比美国、英国公司要高很多,这跟两国劳动力的平均数量、平均工资对照是不太匹配的。

刘庆峰认为,对于“源头创新型”这类全球都稀缺的人才,要加大力度培养。中国也有很多好苗子,要让他们进入这个领域,然后设计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成长路径,这对于产业的整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