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目前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深入探索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和创新措施,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和主导权,对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事实上,对于智能制造的发展,我国早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比如《中国制造2025》和配套文件明确了发展智能制造的行动纲领和政策措施。
“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图逐渐清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措施路径需要持续探索、不断完善。从统筹组织和发展路径上,进一步明确国家、地方、企业主体的分工定位、发展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陈爱莲表示。
具体看,国家层面,要重点做好宏观指导和分年度计划制定,以及对实施智能制造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的研判,把握科学的路径;地方层面,重点结合本省市产业的特点和优劣势,制定本地区发展智能制造的行动计划,营造产业发展环境,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产业发展;企业层面,重点引导企业针对实际需求,找准实施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突破制约“两提高三降低”的瓶颈问题,鼓励企业在解决自身智能发展的同时,为本行业、本地区推广智能制造树立标杆、完善标准。
对此,陈爱莲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建立智能制造实施总体协调推进工作组,形成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组织体系,主要负责全国智能制造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统筹组织智能制造在各行各业的实施,并选择少数企业做试点,分行业制定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立足“我国制造业要2.0补课3.0普及4.0示范”的发展实际,在智能制造规划发展中尊重客观规律,有序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其次是将发展重点放在智能成套装备上,加强系统的顶层设计,成链条制定解决方案,系统组织实施。
第三是关键技术由企业出题,国家组织优势科研资源攻关,在总体协调推进工作组指导下集中力量突破。企业出题的实质是关键技术需求要来源于生产制造一线,体现问题导向。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采取专家进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家参与的行业座谈会、鼓励企业在项目建议征集阶段提出关键技术需求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出题。